我儿子是如何融入悉尼幼儿园的 – 在纯粹的英语环境中启蒙英语

很多宝妈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一个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宝贝如何顺利的融入纯英文环境幼儿园。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儿子Allen是如何一步一步融入悉尼幼儿园的,这也算是给各位宝妈分享一个实际案例吧。当然每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Allen的经历也仅供参考哈。

2017年底,我老公回到澳洲工作,我也带着Allen一起来到悉尼。在来到悉尼之前,Allen曾经在北京的双语幼儿园待过一段时间,但除了会唱几个英语儿歌还从没有主动说过英语。虽然当时的我有些忐忑,但我要告诉自己要去尝试,否则永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安顿下来后,我们把Allen送到了一家附近的幼儿园,没有特别精心的挑选,没有任何入学的仪式感,Allen就这样开启了海外幼儿园的插班历程。

根据我对Allen的观察以及与幼儿园华裔老师Judy的沟通(会说中文的Judy贡献了以下大部分内容),我把整个适应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和学者Krashen and Terell在1983 年提出的移民儿童英语进阶理论非常类似,所以我把他们关联在一起和各位宝妈说说。

由于很好奇这个语言环境带给Allen的变化,我还研习了语言环境的特征和对孩子的影响,文章的后半部分和大家分享。

 

融入海外幼儿园的四个阶段

第一周: Silent period 沉默期

任何孩子在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后都需要适应,在国内换个幼儿园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来到异国他乡的幼儿园了。

Allen刚去的一周跟别人互动非常少,只有肢体语言,如点头,摇头,用手指向某个东西。 Judy老师告诉我,Allen有时候依然使用自己的母语交流,只是渐渐地他自己会发现,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自己也听不懂。Allen开始向Judy老师寻求帮助,他知道这个黑头发老师会说中文。 然而,他慢慢发现Judy老师也不和他讲中文,虽然仍然赖着Judy,但他知道说中文也没有用,老师不会用中文与他交流,他进入了“语言沉默期”。

虽然是在语言沉默期,他仍然和孩子们一起在户外玩滑梯跳沙坑,只是嘴里面嘟嘟的还是中文。 Judy深知Allen在这个特殊阶段,所以在一些认知活动里,为了减轻压力她也避免向Allen提很难得问题,通过回答一些“yes”“no”类型的问题,在所有小朋友面前鼓励Allen。

Judy也告诉我,幼儿园每天活动时间安排是重复、有规律的,Allen即使听不懂,也能基本跟上大家的节奏。孩子对于一天活动的预期会大大降低他们的焦虑。

根据Judy老师的一些建议,我们把Allen接回家后也尝试一些辅助性的帮助,例如带他去吃饭时让他和服务员用英语打招呼,服务员热情的回复有很神奇的效果,Allen也会挤出笑容;带他去逛超市,让他拿着冰激凌去结账,告诉收银员“ice cream”;刻意给他看电视台的英文动画片,让他意识到我们在一个讲英文的国家。

我儿子是如何融入悉尼幼儿园的 - 在纯粹的英语环境中启蒙英语

第二周:亦师亦友的第一个外国朋友 – Telegraphic speech 电报式语言期

入园第二周第三天,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Allen告诉我他在幼儿园交到了朋友“一个皮肤黑黑”的小朋友。隔天幼儿园接他时,我看到了Raj和Raj的妈妈,一对非常热情的印度裔澳大利亚人。Raj妈妈告诉我他们也是刚刚搬到这个区住,Allen和Raj成了新环境中有共同诉求的小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在一起玩积木了。

当Allen发现自己的母语不给力的时候,他开始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并不会放弃交流。他在使用很多非语言的技巧,比如用手指点,或者模仿声音。由于Raj是在澳大利亚出生的,他和Allen一起玩的时候会讲英文,我发现Allen很留意Raj说了什么,然后自己“偷偷地”去学着重复,哪怕仅是其中某个单词。 在一次接孩子时,我观察他们两个人一起玩,Allen对着Raj指着一个图说 “I like”。有了这样的突破,Allen开始更加大胆地使用这种断断续续类似发电报式的语言,比如“I want”,“help”, “yummy”,“pee”(小便) 等等。

Judy老师告诉我,即使这样蹦几个单词也是值得高兴的。

有些妈妈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不理解,花这么多钱让孩子来全英语的环境里学,而他居然只能断断续续说几个单词?其实不然,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也许这些单词本身很简单,但孩子正在准确无误地使用它,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每当Allen从嘴里蹦出一两个单词时,Raj和其他小朋友往往会说出一大串英语,这些孩子们成了Allen的启蒙老师,Allen会从他们那里学到单词和表达方式,慢慢形成词组,甚至句子,这个过程是在跟他人实实在在的互动中获得的,而不是要通过专门的技能训练,这种方式不光高效,又像我们学习母语一样自然。Allen的这种学习过程让我回想起大学英语老师给我们的一个建议,如何最快的掌握英语? 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男朋友吧!

我儿子是如何融入悉尼幼儿园的 - 在纯粹的英语环境中启蒙英语

第五周:“We no have knife” – Structured sentence(结构化句型出现)

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五周时,我和老公带Allen去一家西餐厅吃饭,一个白人服务员让我们换到另外一张比较干净但并没有摆放刀叉的桌子,Allen突然对我说:“We no have knife”(我们没有刀叉)。我惊到了,不是惊吓,是惊喜。

这件事有两个重大意义:

1. Allen第一次主动对妈妈说英语,他并没有选择与妈妈最熟悉的沟通语言中文

2. 第一次出现结构化的语言

Judy告诉我,Allen已经在尝试用一种新语言表达自己,例如“I no like this”, “no eating”, 虽然语法和结构上很多时候是错的,但是并不影响他的表达,老师也不会刻意去纠正,只要他的同伴可以明白就让他尽情的去表达。即使是错误的使用也是一件好事,这表现出他们已经对新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找到初步的语感。

第八周:听中文,回答英文 – Speech emergence(新语言机制的呈现)

第八周时,班里出现了一位Allen的老乡,来自中国的Zac。 Judy告诉我Zac应该感到幸运,因为Allen会说中文,这样Zac的调试期会短很多,我反而有些担忧的问Judy,他们在一起会不会相互影响啊,两个人天天说中文去了。

Judy让我不需要担心,同一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孩子比较容易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之间用母语交流在幼儿园是允许的,因为这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是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家长不需要担心中国孩子之间说中文会影响他们的英文进步。孩子会敏锐地感受到英语是“强势”语言,他们最终会倒向英语,特别是中文不受到鼓励的环境下。

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的一些行为,很有趣。Allen和他的幼儿园朋友Raj(印度裔)和Jacob(白人)一起拼图,新来的中国小朋友Zac会凑过来,Zac有时会用中文说“放这里”,在Allen和Raj,Jacob叽叽喳喳过程中,Allen会用英语回应Zac,例如“no here”“put here”。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也发现有时候我讲中文,Allen会用英文回应我,例如我问他想喝什么,他会说“我想喝 orange juice”“I like sandwich”。 听中文回答英文是一种积极的表现,根据Krashen 和Terell的理论,一种语言的机制已经在慢慢呈现了。

语言环境对语言的“拾取”有多重要?

Allen这几周的变化让我非常好奇,也开始研究语言环境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背后的原理又是怎么样的?

英语里面“学习”一门语言习惯使用的动词是acquire,这是神来之笔。“acquire”暗示一种言传身教的学习环境,自己学到的一切不是由照本宣科而来,而是日夜观察模仿的结果。

“acquire a language” 同 “learn a language” 是不一样的。 “acquire a language” 是小宝宝在自然语言环境当中自然而然地“拾捡”起一门语言:先学会怎么用,在学会其中的法则。 而“learn a language”是坐在教室里面,有老师系统的教授语法单词,先学会其中的法则,在按照学会的法则来运用一门语言。后一种语言习得也可以非常高效,但是会错过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那就是语言环境(context)。

宝宝如果是“拾捡”起一门语言,认识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同当时当地的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宝宝开始“听”这门语言的时候,记住独特的发音音调语速的快慢以及说话的语气,这些要素是糅杂在一起的。

一个自然语言环境最不可复制的优势就是帮助宝宝行程这种最初的、糅杂在一起的语言会话体验。也就是说,自然语言环境能够帮助宝宝在会说话以前就知道说话跟情境是不可分离的。 宝贝主要依靠观察模仿周围的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来“捡拾”起这门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宝贝明白了语言,跟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语言不是在电视或者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抽象故事,语言本来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某某某KIDS的远程1对1方式是不足以帮助孩子“拾捡”一门语言的,无论多么高度互动的学习软件都无法复制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只有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宝宝才能潜移默化的知道:怎么说,跟周围有怎样的情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偷懒,请近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即使每晚读一本英文绘本也好,去和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互动、模拟,而不是扔一个ipad给孩子让他和千里之外的菲律宾外教不断重复相同的内容。很多某某某KIDS培训出来的孩子讲“my name is David, I am 5 years old…”已经非常熟练,但却不会用英语要一杯水,因为在互联网上的交互过程中她永远不会向在线的菲律宾外教要水喝。

我们这一代深受韩梅梅式英语之苦,不要再让孩子陷入同样的循环。

纯粹的英语环境有哪些特征?

纯粹的英语环境应当包括以下两个要素,缺乏这两个要素任何一个则不能称之为纯粹的英语语言环境。

以下是一段音频实录

要素一:英语为母语的幼儿园老师引导语言环境的建立。 我们可以听到幼儿园老师参与引导了孩子的对话,其中一个桥段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把玩具放好,如何放好。 孩子们积极的用英文回应了老师的引导并执行。

要素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是语言环境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比孩子与老师的互动更为重要,这些桥段中90%的时间是孩子与孩子在交流,他们相互模仿,他们才是对方的老师。所以第二个要素就是环境中大部分孩子的母语为英语,整体环境的强势语言为英语。

当我们要判断一个幼儿园是提供英语语言环境(context)还是提供外教教授的英语课程(lesson),只要用以上两个简单的要素去衡量就可以得出最直接的答案。

加入讨论

*

code

搜索

9月 20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10月 20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Compare listings

对比